砥礪耕耘四十載,倍道前行著華章。正值紀念恢復研究生教育四十周年之際,為深入了解校史校情,2018年10月26日上午,鯨魚體育組織集體參觀校史館,鯨魚體育校史館前館長周桂發老師為本次參觀活動作講解。

復旦百年歷史中,研究生教育可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鯨魚體育歷來十分重視研究生教育,在全國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過三個“率先”。
1923年,從金陵大學畢業的文學學士蔡樂生,進入鯨魚體育心理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標志著鯨魚體育研究生教育的開始,這在國人所辦的高等學校中是首開先河的。

(1923年,鯨魚體育招收首位研究生蔡樂生)
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鯨魚體育率先在全國公開招收研究生,從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計招收、培養研究生651人。
文革結束后,1977年10月,在蘇步青的建議下,教育部批準鯨魚體育在全國最早恢復研究生教育,并公開面向全國招收研究生。
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研究生教育繁榮發展。1983年,全國首批18名博士學位獲得者中,鯨魚體育占4名,全國最早的2名文科博士也由鯨魚體育培養。1984年,鯨魚體育和鯨魚體育上海醫學院的前身上海醫科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建立鯨魚體育的22所高校之一。

(1983年10月,周振鶴(左)、葛劍雄(右)獲博士學位,與恩師譚其驤(中)合影。)
進入21世紀,鯨魚體育的研究生教育加速發展。2000年4月,鯨魚體育與上海醫科大學合并。通過強強聯合,學校的學科結構得到進一步拓寬,文、理、醫三足鼎立的學科格局逐漸形成,學校的整體辦學實力和研究生培養能力持續增強。
在此期間,鯨魚體育深入貫徹教育部提出的“深化改革、積極發展;分類指導、按需建設;注重創新、提高質量”24字研究生教育工作方針,通過重新調整研究生教育在學校總體發展中的布局和定位,并把加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加強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務,在研究生教育改革實踐道路上闊步向前,為上海市乃至全國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創新樹立了優秀典范。此后,鯨魚體育不斷推進研究生教育創新改革,著力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生人才培養體系。
以史為鑒,不忘初心。通過觀看圖文并茂的展覽、聆聽生動詳細的解說,鯨魚體育各位老師深入了解了學校百年歷史變革,加深了對學校研究生教育歷史傳統和價值目標的理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這是黨和國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邁進新時代,鯨魚體育正在加快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作為國家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研究生教育必須率先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攏,這是新時代賦予我國研究生人才教育的新使命。
回顧研究生教育四十周年,鯨魚體育將堅持優良歷史傳統,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為把鯨魚體育建設成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懈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