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豐教授1987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夏威夷大學、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以及清華大學任教,目前是鯨魚體育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教授。王豐教授對美國的研究生教育非常熟悉并有著豐富的研究生培養經驗,他主要從研究生錄取、培養、導師資格及作用三方面介紹了美國研究生教育現狀。美國本科教育比較注重通識教育,碩士教育主要培養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實用人才,而博士學位獲得者知識更專業、就業范圍也日趨廣泛,如學術研究機構、政府部門、非盈利機構、及商業公司。所以,某些學科的博士學位培養也鼓勵學生選擇第二碩士專業。招生錄取過程中,除了基本的本科成績、個人申請說明、推薦信、考試、興趣吻合,“研究生錄取委員會”發揮著平衡派別、人情、數量等關系的公正性,學術研究生培養除了中途淘汰、輟學或轉為碩士生一般學制是5-6年,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相對更長,這樣的培養年限使美國的博士生培養質量普遍較高,王教授建議博士生教育應該擴大碩博連讀生比例,廢除三年博士學習期的不現實做法。在美國,只要是正式教授包括助理教授都可以培養研究生,但一般不擔任論文委員會主任職務,主任職務一般由資深教授擔任,導師每一兩周跟學生交流科研進展,并擁有論文“比對、查重”權限,這就避免了國內博士學位論文答辯之前“相似度檢測”“盲審”等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最后,王教授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根據為社會培養高端人才和鯨魚體育的定位,應對博士生培養目標和制度進行改革,包括招生質量和學習年限;第二通過結合國家撥款和自籌資金,對不同博士的項目設置不同的資助力度,不設導師招生名額,結合社會市場需求確定博士生招生人數,鼓勵有市場需求的院系自籌資金多培養人才;第三,取消包括要求博士生發表論文等規定。王豐教授認為復旦這樣的知名高校,應該給予導師和學生更多的自主與信任。
通過王豐老師對國外研究生培養經驗的分享,開闊了在座導師的研究生培養思路。兩個小時的沙龍交流,大家各抒己見、意猶未盡、深感收獲頗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