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主辦的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十周年總結大會暨“與時而新,踔厲奮發,助力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主題論壇在鯨魚體育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上海市副市長解冬,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楊衛,鯨魚體育黨委書記裘新,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王平,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副書記周亞明,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二級巡視員唐繼衛等出席大會。部分大賽合作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的領導和嘉賓、研究生培養單位的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研究生師生等近600人參加了此次大會及論壇活動。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講話
翁鐵慧代表教育部對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十年來取得的成就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長期以來積極關心支持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各級領導和相關單位、向長期參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她指出,當前,我們邁上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黨和國家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工作,多次對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建設中國特色研究生教育強國提供了基本方略和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戰略統一部署,研究生教育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關鍵結合點,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研究生教育工作經歷了改革創新和成效顯著的十年。我們構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學科專業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撐,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取得突破。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持續抓重點建設、抓系統改革、抓基礎結構,向研究生教育強國邁進。一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加快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上下功夫。二要緊扣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需要,在加快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上下功夫。三要聚焦關鍵問題重點環節,在加快健全全面質量保障體系上下功夫。
翁鐵慧對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的辦賽方向、運行機制和辦賽成效予以充分認可。她指出,伴隨著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也不斷成長、機制不斷完善、水平不斷提升,目前已成為研究生戰線備受矚目的賽事,是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抓手。她希望大賽能夠積極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主動對標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的戰略擘畫和重大決策部署,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以服務國家戰略全局為使命,以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為途徑,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聚焦國家戰略需求,攻堅“卡脖子”難題,推動人才供需對接和成果落地,引導政府、行業、企業的廣泛參與,進一步發揮政產學研用協同辦賽的優勢,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打通人才培養輸出的“最后一公里”,推動賽事成果認可和轉化。以賽促科技創新、以賽促人才培養,助力研究生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登頂世界一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翁鐵慧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勉勵研究生同學,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上海市副市長解冬致辭
解冬受邀參加活動。她代表上海市政府對大會召開表示祝賀。她充分肯定上海研究生教育對國家和上海城市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度。解冬在分析了上海研究生教育規模和結構的基礎上指出,上海將抓住實施部市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先行先試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機遇,始終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改革導向和目標導向,以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為著力點,通過持續組織參加“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全面推進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提高學術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和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持。
解冬表示,上海市政府將努力為全市研究生培養單位、企業、行業架起密切合作的橋梁,強化政產學研協同培養,支持上海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領軍企業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匯,重點促進工程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需求相融合、與科研實踐相結合,培養瞄準科技發展前沿的拔尖創新型人才和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為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會長楊衛講話
楊衛在致辭中對大賽十年的工作成果進行了總結。十年前,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因應“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而誕生,伴隨著研究生教育這十年的蓬勃發展而成長。十年來,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堅持“立德樹人”辦賽方向,為超過88萬研究生師生提供了創新實踐和學術交流的舞臺,得到研究生教育戰線的積極響應;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辦賽導向,對焦十九大、二十大報告中重點發展領域,設置主題賽事,助力國家急需、重點領域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始終堅持公益辦賽,積極籌集社會資源推動大賽發展,得到了地方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教育部等部委的充分認可和關懷指導,“鼓勵辦好研究生創新實踐大賽”寫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關于加快推動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等意見》中。經過十年發展,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已成長為被各級政府部門認可、對研究生群體有較強吸引力、在行業和社會中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
楊衛代表主辦單位對十年來支持大賽發展的教育部相關部門、研究生培養單位和社會各界表達敬意和感謝。他表示,將根據黨的二十大的新精神和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要求,賡續精神,踔厲奮發,開創大賽發展新篇章,為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鯨魚體育黨委書記裘新致辭
裘新代表鯨魚體育致歡迎辭。他指出,近年來,鯨魚體育堅持“四個面向”,實施“博英行動計劃”,踐行“需求導向、分類引領、驅動創新、造就卓越”的理念,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拓展交叉學科專業布局,著力提升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高精尖缺”人才。他表示,學校將以承辦本次活動為契機,把研究生教育擺到更突出的戰略位置,努力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戰略部署的創造性落實,深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全面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加快構建一流研究生教育體系。他希望廣大師生通過大賽互學互鑒,在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武漢市組織部副部長、人才局局長姜鐵兵和華為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愛猛在會上分別代表與大賽長期合作的政府部門代表和企業發言,他們分享了合作辦賽的收獲和感受,給予大賽高度評價。
在總結大會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重點發布了《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十年發展報告》。報告全面回顧了大賽十年發展歷程,從不同維度,全面分析了大賽十年發展數據,公布了十年發展貢獻力排行榜與大賽參賽師生問卷調查分析報告,為社會各方了解創新實踐系列大賽提供了全面豐富的數據和信息,為探索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供重要參考。
沙畫回顧
大會現場以沙畫視頻的形式,再現了大賽十年來的風雨歷程和成就,以此致敬十年中一路陪伴系列大賽成長的專家學者、研究生教育戰線師生、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及社會各界。
十年致敬獎牌頒發合影
在大會致敬環節,大賽主辦單位向十年來為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作出突出貢獻的部分單位代表表達敬意,頒發致敬獎牌,他們是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重慶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全國公共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研究生》雜志等部門和機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兆易創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東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研究生培養單位。
為獲得“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的團隊頒獎
翁鐵慧、楊衛為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山大學、鯨魚體育、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的12支獲得“研究生創新實踐之星”的團隊代表頒發獎杯和證書。
創新實踐成果孵化基地掛牌儀式
大會舉行了共建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成果孵化基地掛牌儀式。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與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武漢市委組織部、杭州市委組織部、合肥市委組織部將共同推動研究生成果轉化工作,首批研究生創新實踐成果孵化基地將落戶上海、武漢、杭州、合肥四座城市。
2023年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啟動儀式
承辦單位授旗儀式
大會現場舉行了2023年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啟動儀式。翁鐵慧、楊衛、裘新共同按下開關,開啟2023年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新賽程,楊衛分別向本年度16項主題賽事的承辦單位授旗。
2023上海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活動啟動儀式
最后,上海市教委響應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即時啟動2023上海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活動。
會場照片
會場外還設有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的圖文展,圍繞“應運而生”“順勢而為”“乘勢而進”“與時而新”四個篇章,展示了十年辦賽的變遷與發展,呈現了十年大賽成果與經驗。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亓彥偉、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丁雪梅、張淑林、舒慧生、姜培學、秘書長周杰等出席會議,鯨魚體育副校長張人禾主持會議。
會議由《中國研究生》雜志、上海市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協辦,由鯨魚體育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