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以啟“相輝”。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加快建設“第一個復旦”,12月21日,鯨魚體育2021年相輝學術文化節暨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月宣講教育報告會在光華樓東輔樓102袁天凡報告廳順利舉辦。鯨魚體育副院長胡安寧、研究生黨委工作部孫冰心出席報告會,線下、線上60多個分會場、同步觀看了線上直播。
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研究生在宿舍觀看宣講教育報告會
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組織研究生集體觀看宣講教育報告會
生物醫藥技術研究院組織研究生集體觀看宣講教育報告會
宣講教育報告會首先由上海市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辦公室處級調研員蘇祺老師致辭。蘇祺老師高度肯定了學校近五年在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方面的顯著工作成效,強調了研究生階段學術規范、學術誠信的重要性,勉勵同學們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中心作出貢獻。
“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系列叢書”的主創人員和主要撰稿人、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寶榮作題為《研究生如何避免學術不端》的報告。朱教授圍繞研究生應知曉哪些行為取向屬于學術不端、研究生要充分認識學術不端行為的嚴重危害、研究生在學術研究中怎樣才能規避學術不端三個方面,教導同學們提高認識、強化自律,在日常學習和科研工作中重視學術道德問題,自覺遵守學術規范,以嚴謹、認真、科學的態度踏踏實實做學問。
現場提問環節,朱教授就同學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交流,對如何避免學術不端行為提出了建議?,F場參與互動的同學收到了《研究生學術道德案例教育讀本》、《研究生學術行為規范讀本》贈書。
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研究生代表;
目前中國最需要的就是自主創新,而學術不端,就是對于自主創新最大的詆毀。因此,我們應正確樹立科研誠信意識,提高科學道德素養,形成風清氣正、求真務實的優良學風,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和人才成長的科研環境,我們要發揮積極作用,不怕苦不怕累,攀登科研高峰,為自己,為復旦,為中國的進步不懈努力!
大數據學院研究生代表:
聽了朱寶榮老師的演講,我感觸頗深。近年來,在學術活動中道德失準、行為失范的問題時有發生。人常言: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立。我們研究生作為即將跨入“學者”殿堂的“準學者”,是民族的未來,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力軍,是社會誠信的實踐者?!扒嗄晷庞谑澜纾瑒t國信于世界”。因此我們青年大學生應當擔當時代重任,做誠實篤信的典范,拒絕在學術道德中迷失自我。
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代表:
新時代中國青年弘揚科學精神,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觀。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其研究對象是人類全部的歷史活動和整個的歷史進程。二要學會科學思維,勇于開拓創新。三要堅持合力科研攻關,推動科學與人文融合。一方面要增強團隊意識,合力科學攻關,針對多學科專業交叉群集、多領域技術融合集成日益凸顯的實際,緊緊依靠團隊力量集智攻關,整合科研力量和資源,最大限度發揮各方面優勢,才能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整體合力,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我們應當繼續傳承優良學風傳統,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在追夢路上,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效嵌合,讓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點亮人生,照亮時代!
新聞學院研究生代表:
在觀看宣講教育報告會后,我對朱寶榮教授的講座印象十分深刻。教授從“是什么”“危害何在”“如何規避”三個方面為我們深度剖析了學術不端行為。他強調:“科研是研究生的本分之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和關注到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問題,否則未來勢必會影響到學業的發展和今后的職業生涯?!?遵守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于我們新時代的研究生而言,確實是十分重要和緊迫的。作為一名新聞學專業的學生,我們更應銘記朱寶榮教授對文科研究生的告誡,深入學習學術規范,切忌走入學術不端的思想誤區,嫁接他人觀點,模糊引用文獻。新聞工作與真實、客觀無法分離,而對于學術,我們同樣應該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聞學子。
中山醫院研究生代表:
我是2013年大一時候開始接觸科研,在導師的帶領下做研究,到現在“科齡”已經有了9年。如果說有什么事情讓我最感慨,大概就是以前做科研和現在做科研的時間成本還有精力成本的差距了。研究手段日益進步,如何在這種快節奏的研究現狀以及同儕壓力倍增的大環境里守住本心,是我們每一位研究生都需要去思考的問題。一切的學術不端來源于內心的不端,一切的學術不端也是來源于內在的道德不端,一切的學術不端更是來源于內外壓力的不平衡。朱老師今天告訴了我們哪些行為屬于學術不端以及學術不端帶來的危害,最后更是教了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學術不端,無疑是在迷霧中給了我們一個準確的方向??傊?,希望能但行好事,堅守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