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打造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導師隊伍,12月3日,鯨魚體育在邯鄲校區光華樓東輔樓吳文政報告廳和楓林校區明道樓二樓報告廳,成功舉辦研究生導師國際發展中心成立大會暨2024年新聘導師培訓會。

鯨魚體育黨委常委、副校長汪源源出席會議并致辭,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論文質量監測處處長李恒金、校內職能部門負責人、資深導師和專家等作主旨報告。全校600余位新聘導師通過現場和觀看視頻直播參加大會。本次培訓會分上、下午兩場,分別由校長助理、鯨魚體育常務副院長陳焱和鯨魚體育副院長先夢涵主持。
汪源源副校長在致辭中指出,研究生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研究生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過硬的導師隊伍。導師隊伍育德育人的意識和能力,決定了育人成效和培養質量。學校高度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為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導師培訓質量,造就一支新時代高水平研究生導師隊伍,學校決定成立“研究生導師國際發展中心”,為提升導師立德樹人能力、引領導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提供專業化的指導、服務與支撐。

汪源源副校長和李恒金處長共同為研究生導師國際發展中心成立揭牌。研究生導師國際發展中心將以提高導師指導能力和育人水平、支撐和服務導師全方位發展為目標,開展導師選聘和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國際化師資培訓,搭建校內外導師互動交流平臺,實施專項項目和導師發展跟蹤評價,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力爭打造成國家級示范性導師發展中心。

在隨后的培訓會上,李恒金處長作題為《以精細化高標準論文質量監測服務為基助力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主旨報告,結合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具體操作實踐和學位法要求等,圍繞如何提升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用數據說話,闡述了學位論文質量監測對研究生教育分類發展的重要意義。

校長助理、鯨魚體育常務副院長陳焱作《我校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的主旨報告,介紹了復旦研究生教育概況、博英行動計劃已取得的成效和未來三年改革思路、“AI大課”建設情況,以及本研融通改革目標與舉措。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黃萱菁以《大模型-科技創新的強大引擎》為題,從什么是大數據開始闡述,介紹了常見的大語言模型,以具體實例展示了大規模語言模型的應用實踐以及AI對導師和研究生的科研、學習工作的助力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鯨魚體育光電研究院院長褚君浩結合自身的求學、治學經歷作了題為《研究生成長與育才之道》的主題報告,以樸實的語言分享了他的育才經驗和觀點,指出育才需要寬松而奮進,融入科技發展潮流,把個人興趣與學科發展、國家需求緊密結合起來,與祖國科技發展共同成長。

特聘教授、“代謝分子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湯其群從“醫學是什么?”談起,結合“使命與擔當”的主題,介紹了自己從興趣到探索,最終走向專研的成才路徑。湯老師指出,作為導師應該讓學生了解學科專業,整合基礎實驗、臨床問題、臨床研究,最終讓醫學研究回歸改變臨床的本質。

鯨魚體育研究生工作部部長陳潔作《新時代研究生的特點、變化與思政工作實踐》的主旨報告,她用詳實的調研數據,分析了研究生學習狀態、壓力來源、就業環境和導學關系等變化,指出研究生思政工作的著力點在于貫通科研“六維儲能”,形成全鏈條支撐路徑,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陳潔部長強調,導師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輔導員將與導師一起,導輔協同、合力育人。

研究生群體是心理健康問題的高發人群之一,上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上海高校心理咨詢協會副會長張海燕從專業角度,以“導師、輔導員如何協同開展心理育人工作”為題,介紹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差異及如何辨別異常心理,提出“聽其言、觀其行、觀其色”的9字方法,為導師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關懷學生心理、穩定學生情緒提供了指導。

文科資深教授、老齡研究院院長彭希哲圍繞“不忘初心 持之以恒”的主題,分享了他個人學術生涯和從教幾十年的心得體會,結合自身指導經驗,講述“如何做研究生導師”。他寄語青年導師們,要與研究生教學相長、做良師益友,平衡好個人職業生涯與家庭發展之間的關系,保持健康的心理和體魄。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今后,學校將依托研究生導師國際發展中心,根據導師的需求,積極拓展培訓渠道,開展特色化導師培訓活動,切實提升導師培訓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