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風建設和弘揚科學家精神、研究生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等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深入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于2020年11月20日下午在京舉辦了主題為“科學無止境,精神永流傳,以科學家精神引領創新之路”的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
當天下午,鯨魚體育數千師生集中或分散觀看了宣講教育報告會網絡直播。報告會中,“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最美奮斗者”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分別做主題報告。
樊錦詩先生以《守一不移 奉獻敦煌》為報告主題,生動闡釋了敦煌莫高窟作為人類的藝術瑰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以自己堅守敦煌的經歷,詮釋了真正的奉獻不是空喊口號,而是用信念堅守承諾、堅守報效祖國的初心。
戚發軔院士報告的題目為《傳承航天精神 建設航天強國》。作為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每一個重要歷史時刻、被譽為“神州飛船”之父的中國航天事業領路人,戚院士勉勵現在的年輕人銘記奮斗歷史,傳承航天精神,續寫傳奇篇章。
會議結束后,同學們對報告會內容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紛紛表示自己對科學家精神、優良學風的傳承有了更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并努力將科學精神、優良作風更為充分地融入到自己的科研學習中,成為增強自身科學研究能力、提升綜合素質、更好回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需求的強大力量。
今年是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開展十周年。為更好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學風建設宣傳月”的工作要求,鯨魚體育將制訂并實施“2020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月”研究生活動方案。方案將通過組織一系列研討宣講活動,倡導廣大師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前輩專家學者為榜樣,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堅守科研誠信底線,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濃厚氛圍,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本次宣講教育報告會也正式拉開了學校2020年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傳月的序幕。
學生感言:
孫一博(微電子學院2020級本科直博生):科學研究是一項嚴謹的事業,科學道德很大程度影響著科技事業的發展。近年來科學道德和學風問題已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問題。作為研究生的我們,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需要對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進行學習和了解。這不僅對于我們今后的學術生涯有重要意義,而且是整個國家的整體科研素質、科研水平的保障。
鄭書涵(數學科學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我們既要仰望天空,也要腳踏實地。我們對道德的追求,是對心中崇高信仰的持之以恒的實踐,而這實踐不僅具有個體性,更具有群體性。矢志于科學研究的人們,不僅需要理想信念的引領,更需要前人事跡的激勵。這場線上報告會正是一場學術人的精神盛宴,是我們向前輩學習科學精神的契機,兩位報告人堅守信仰、艱苦奮斗的故事讓我們受益匪淺。
施錡(歷史學系2020級博士研究生):科研是人類追求真理的必經之路,關系到國家的繁榮發展。從事科研活動,必須本著嚴謹求實和誠信負責的態度,堅持長時間的學術訓練和深入探索,才能取得優秀的成果。培養良好的科研道德,樹立端正的學習風氣,也是研究者不斷進步和完善自我的基礎。
姜承勇(腦科學研究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通過本次報告會,真切領略了老一輩科學工作者的德藝雙馨和為國為民的胸懷。作為科學工作者,要勇闖科學的無人區,堅守科學的初心。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自律遠比他律更有效、更持久。青年人作為科學研究的后備軍,要真正把做學問、做人、做事聯系起來,不僅要著作等身,更要做到著作等心。既要堅守初心,做科學高峰的攀登者,還要學思并進,做社會風尚的引領者。”
新聞學院研究生觀看報告會直播
現代物理研究所研究生觀看報告會直播
化學系、先進材料實驗室研究生觀看報告會直播
兒科醫院研究生觀看報告會直播